close
今天早上起來
慣例打開新聞台
看到某台再播報台北市警局言語騷擾某一線女藝人,
侯冠群議員堅持保護該名女藝人的隱私。
某台的結論:因為議員要保護該名藝人的隱私,而導致媒體會去揣測一線女藝人是哪位,
反而造成更多一線女藝人的困擾。
看到結論的時候,
我有點嚇到,
這只不過是為了滿足媒體想要窺視的慾望,
突然想到之前看的日劇─主播台女王
曾說過的:『如果在追求真相的同時,對於他人的感受都不痛不癢的,就不配當新聞人。』
背著要挖掘真相的正義面紗,
但一而再,再而三
只讓我們這些人看到,
對於當事人的不尊重,二度傷害,甚至三度、四度傷害~
一些保護的倫理守則,
還在嗎?還存在嗎?
剛好衝著近日的中華職棒疑似簽賭案,
每個媒體開始捕風捉影,
「中華職棒玩完了」~聳動的標題
原本不懂棒球的媒體,
開始搜索影片,
每個小動作當起柯南來判奪是與非,
興農牛球星變成LA NEW 熊球星 謝佳賢。
名字弄錯也就算了~
一味的引導熱愛球隊的球迷,
嘿!我會抓出小辮子~
傷了很多喜歡棒球的心。
檢調的欲言又止,
媒體的捕風捉影,
政客的穿鑿附會,
會殺死很多熱情的人,
因為人性猜疑的特質,
久而久之,
會陷入這些言論的陷阱中,
變成 好像是這樣?
ㄟ ~真的是這樣~
這似乎也成為一種現象,
看到黑影就開槍的現象,
追求真理的假面面具,
藏著是嗜血 八卦 的真實內在,
對於當事者 的情緒 不痛不癢的一群人。
全站熱搜